2023年丨案例63丨警惕有人盯上小朋友的微信号

来源:    阅读次数:   2023-12-15 14:55:11   

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孩子对手机爱不释手,诈骗分子也将目标转向了思想单纯、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。骗子大多利用孩子对游戏、明星、零用钱的向往诱导他们上当受骗。

近日,派出所接到李女士报警,称其女儿瑶瑶(化名)的手机微信账号捆绑的银行卡被盗刷,损失186300元。

经了解,12岁的瑶瑶有部手机,平常用来交网课作业。前不久瑶瑶收到一条游戏平台“客服”发来的推广信息,称只需出借微信号投票打榜5分钟就可获得588元的报酬。

在骗子的引诱下,瑶瑶直接将微信账号和密码告知对方,并提供了手机验证码。随后“客服”告知瑶瑶,后台检测发现其微信账号违规操作,要封停30天,期间不能尝试登录、申请冻结,不然会被永久注销且影响个人征信。瑶瑶十分害怕,更不敢告诉家长。

因李女士忘记女儿的微信绑定了自己的银行卡且未开通短信提醒,直到一个月后收到银行发来的异常消费短信,经查流水,李女士的银行卡前后被盗刷59次,金额达186300元。

套路分析

套路一:免费游戏装备陷阱。骗子通常在网络平台发布“低价装备”“免费皮肤”“游戏账号出售”等信息,诱导未成年人使用家长手机私下交易,最后拉黑。

套路二:红包返利骗局。骗子通过短视频网站、聊天工具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,诱骗未成年人入群,随后以手续费、转账费、红包等多种借口进行诈骗。

套路三:解除“防沉迷”系统骗局。骗子以“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”为由,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,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密码来骗取钱财。

套路四:假明星发“福利”。不法分子诱骗未成年人加入“明星粉丝QQ群”,声称完成任务可领取礼品或明星签名,诱导未成年人进行转账或刷单。

案例启示:

一、家长们要监督好孩子的学习生活,时时提醒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,对来历不明的电话、短信、链接一律不理、不点。

二、家长们要加强对于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保护措施,不要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。
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2023年丨案例62丨“双十一”的快递丢失?小心骗子的陷阱
下一篇:2023年丨案例64丨新套路!警惕“共享荷包”诈骗